【事不过三】No.53

2021/12/08 15:38

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53 期,这期主要进行下年度回顾。

发表于:2021/12/08
进度:53/100

以下为正文:

我看了第一期的发布时间,是 2020 年的 12 月 9 日,而这期发布时间是 2021 年 12 月 8 日,正好一年。如果你是从很早以前订阅“事不过三”的,那你应该是看着我长大的:)

这期就来总结下这一年的写作感悟,当交个期末作业。

1、不要沉溺于思考,而要四方去游荡。

重要的事情不过三件,认识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这是原先给自己定义的三件事,起初我以为它们是并列关系,但写到后面发现,它们是递进关系。

50 多期里,认真聊了“认识自己”和“好好学习”这两个话题,但唯独没有聊“好好生活”,为什么呢?主要是话题太大,自己还没有这个底气去聊,这也是我 2022 年的课题。

最近看到爱默生的一句话挺喜欢的:“不要沉溺于思考,而要四方去游荡”。我第一次看得时候差点记成了爱迪生,后来搞明白了,他们是两个人:一个是金句家,一个是发明家。

之所以会记住这句话,是想用这句话来警醒自己——不要变成书虫,不要成为“惟有读书高”观点的持有者,以及谨记生活才是对写作最有养分的地方。

2、是读者成就了写作者

翻看邮件,我是在第 12 期的时候收到的第一封回信,来自于@润齐,那时挺激动的。想起 Derek Sivers 在视频里说,是第一个追随的人,让独舞的人不那么尴尬。我想说的是,写作者和读者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互相守望的关系,读者可能会觉得写作者的内容启发了他,但其实,写作者也在读者身上找到了自我身份认同。

3、延续香火

当初选择 Newsletter 这种创作形式纯属偶然,到今年的时候,突然有很多人开始提创作者经济。心里挺高兴的,感觉自己莫名其妙踩上了风口。但其实我知道,创作者经济真正被更多人接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 Newsletter 创作,像是在延续邮箱的香火。

4、文字上的邻居

写 Newsletter 一年,不仅邀请了两位朋友来分享,分别是@Disenchant 的每日确幸日记,和@禾了一 坚持100天做早餐的故事。此外,还收获了一批文字上的邻居,看其他创作者的 Newsletter,就像是串门,有兴致的话,还会聊上两句。

5、面对取关

第一次遇到取关的时候,还别说,有点小受伤。现在能更坦然了一点,因为我意识到,在成长的路上,会不断地和很多人告别。没关系,走到岔路口,他有他的路,我有我的方向。又或者他找到了更优秀的滋养,也恭喜他,我就继续努力。

6、面包和假想

在土耳其有个古老的传统,有些人会在买面包的时候,给两份的钱,但只取走一份。剩下的这一份会给店主交代说:这是 askıda ekmek(土耳其语),意思是挂起来的面包。如果有挨饿或者需要救助的人来店里,问是否有 askıda ekmek,店主就可以把这个挂起来的面包免费送给他。

在网上公开写作有两个对象,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读者。Seth Godin 说,你的想法、你的作品,就像是那个被挂起来的面包。当你从事创意工作的时候,你不仅是在帮自己解决问题,也是在帮助那些会偶遇它的人。当我们觉得自己的的表达无足轻重的时候,想想那个面包,总会有需要它的人。

但同时赖声川又说,创作是一种病,假想自己的东西对别人有用,但其实那是假想。

听谁的呢?我的答案是,底气不足的时候,听 Seth Godin 的,补充点能量;自高自大的时候,听赖声川的,消消傲气。

7、写作的两个考验

一个是素材的累积,不要放过任何触动自己的信息,这些信息指引着自己的兴趣方向;

另一个是频率的保持,写作教练 Dickie Bush 说,互联网奖赏的是A + 的频率结合 B + 的内容。
(But the internet rewards B+ content with A+ consistency.)

你可能要问,那洞察不重要吗?洞察当然重要,但洞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正是来自于累积和持续。吴军说过一句话,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至少延后一到两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好的写作是优质阅读的副产品。

8、我羞辱我自己

小学时,有堂语文课,我抄了一篇作文交了上去,尽管心存侥幸,但结果可想可知,迎来了老师的一顿羞辱。大学时,我把自己的暗恋往事写进了日记里,有次差点被同学拿去公开处刑。据不完全考究,这两个经历应该是我写作羞耻感的来源。等我重新把写作捡起来,已经是2019年了。

《羽来信》里,作家路内给祝羽捷的回信说,时间的好处是,它会遗忘你,但不会羞辱你。但我怎么有相反的感觉,回看之前的内容,这些文字不仅被永久地留在了邮箱里,还因为那些稚嫩的想法,涌起了一阵阵羞耻感。

当然,我现在学会了和羞耻感相处,正是这些思考不足的文字,让我有了可以复盘和整理自己的机会。

9、组织翻译了一篇长文

和几位朋友把 David Perell 的 POP 写作法翻译成了中文,希望明年有时间再组织翻译一些好文章。想顺着这个话题分享下语言学习这个话题:为什么不要放弃其他语言的学习?因为可以离清澈的真相更近一点。

下面这段话我在即刻上分享过,在这里也备个份吧:

何伟的文章之所以好看,除了他对笔下人物的“关怀”,更重要的是真实。

有这么一个故事是,译者何雨珈会帮何伟做一些文章的前期调查联系,但每次何伟的文章发表前,雨珈免不了要接受事实核查员的采访,这时她就会在内心吐槽,事实核查员又在“发疯”了,比如他们会要求:

每一个场景描写都必须拿出看得见的图片或视频证明,每一个数据都必须有两个以上可信赖的来源支持;到底是“某个”,还是“某几个”……

因此,每次“她都一边骂骂咧咧地回邮件,一边对这篇非虚构作品的真实性感到十二万分的放心。”

为什么《纽约客》对真相和细节这么看重?因为真实是底线。

但不是所有的媒体和传播者都有这样的坚守,更不用说信息的二次传播带来的损耗。多掌握一门语言,我们就掌握了求真的工具,能回到信息的源头,能让我们离清澈的真相更近一点。而我们一旦瞥见真相的一角,便很再难假装自己不知道,就像楚门推开了那扇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

10、写得最辛苦的三期

写得最辛苦的就是认识自己的那三期。写得辛苦,是因为想把看过的理论和原则用一个简单的逻辑呈现出来,同时还希望这些理论是可以交叉验证的。但整个过程太像备课了,我也知道没有读者愿意听别人呆板地讲课,所以尽量地的穿插了一些故事。

虽然写得辛苦,但很感激自己整理了,因为我发现,那些适合我的原则都可以在“真爱勇(true、love、power)”里找到影子。要问下次还会不会这么干,答案是还会。

11、写作的一个经典困境

即使是为自己而写,但一旦涉及到公开,不可避免地会带着读者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内容。那如何做好这种平衡?对读者完全不管不顾吗,其实不是。答案很简单:写自己感兴趣的,然后让读者感兴趣。

那如何让读者感兴趣?《让创意更具黏性》总结出了一个 12 字箴言,共六个原则: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这六个原则都有个共同的敌人,叫做“知识的诅咒”——我们以为我们知道的,别人也知道。

要打破诅咒,除了六个原则,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共情能力。土摩托在《人类的终极问题》里说,正是共情能力让人类学会了彼此理解、互相信任。好的创作者都是拥有极强的共情能力的,因此他们创作的内容往往容易打动读者。

12、写作偶像

说起来,让我清晰意识到这就是我想模仿的写作风格,是看欧文·亚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想模仿这本书,是因为:

  • 书里有真实的经历,包括来访者以及他自己的经历;
  • 他语气平和但观点有力量;
  • 章节篇幅控制得好,不会有太大的阅读压力。

仔细想想这几点,也挺符合 POP 写作法中的“个人化、洞察性”这两点。欧文·亚隆用“旅途的伙伴”来形容他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我想去尝试的方向,把写作当做一段旅程,在途中,我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给与对方帮助。

同时,还有一本书也提供了“信件体”的参考样式,就是《羽来信》。

13、让问题在行动中解决

给下面三个金句找到了一张配图

  • 别等着想明白了自己是谁再行动,在行动中你才能知道自己是谁。(via Austin Kleon
    (it’s in the act of making things and doing our work that we figure out who we are.)
  • 你不必等有了信心才去做某件事情,你应该通过不断做事情来获得信心。(via Alex
  • 有些事想是想不明白的,你只有跳进去了,才会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有多强。(来源

问题

【回声时间】

1、51 期分享了“顿悟时刻”这个话题,最近有个在英国读书的朋友和我分享了他的顿悟时刻:一个月前的某一天,他突然决定以每天 1 分钟视频的形式,把真实生活记录下来,目前已经进入到第 6 周了。我把所有的都看了,虽然内容很平常,但有种日式生活流的感觉,我也开始有追更的心态了,分享给你。点击这里查看目前播放量最高的一期。

2、51 期还聊到了“写信”这件事,看到一门给 11 月的自己写了一封信,我能想到的描述是,文字灵动得像只兔子。我喜欢下面这段自我介绍:

去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除了我,每个人都是搞金融的。大家坐在一起自我介绍,不外乎是“大家好,我叫XXX,我在XX公司做PE。”

于是到了我,我说:“我叫黄一门,是一个开心的人。”

都笑了,奇怪和新鲜。


这是“事不过三”第 53 期,这期主要是分享了一些新的写作感悟,希望对你有启发,同时我在飞书文档上也做了一个备份

如果你是新订阅“事不过三”的读者,可以点击查看“事不过三”使用手册
神秘地址:heywenhao@qq.com
from 文浩
下周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