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52 期,这期的主题是:好好学习这件事。
发表于:2021/12/01
进度:52/100
以下为正文:
罗大佑有首很好听的歌,名字就叫做《歌》,词来自于徐志摩翻译的一首英文诗,也很美,但我从来没在天猫精灵上成功播放过。因为每次我对天猫精灵说,来首罗大佑的《歌》,这时它飘出来的往往是《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等歌曲。这个局面,我到现在都没有破解。
罗大佑被称为音乐教父,但说起来,他的第一张专辑的制作还挺来之不易的,专栏作家土摩托在《人类的终极问题》里讲过下面这个故事。
录第一张专辑时,在当年的台湾,他完全找不到想要的那种摇滚音色。在一个学弟的推荐下,他认识了一位叫山崎稔的日本音乐人。
但当时台湾还处在戒严时期,大学生是不准出国的,所以他无法亲自和山崎稔面谈,两人只能通过写信的方式交流。山崎稔不懂中文,罗大佑日文又很差,所以罗大佑只能把歌词大意翻译成英文寄给山崎稔,他再根据歌词的意境和主旋律的走向进行配器和编曲,并找来一批日本摇滚乐手进棚录音,录好后把母带寄到台湾,罗大佑在此基础上配唱。
第一张专辑中的《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等都是这么制作出来的,花了很多钱,多亏罗大佑父亲慷慨解囊,罗大佑这才终于实现了自己心中的音乐梦。
土摩托讲罗大佑的故事,是为了讲述创意是怎么来的。好的创造力,既依赖人的主动和连接,也依赖信息的流动。
在采访中,罗大佑说,现在的网络,好像什么问题都可以迅速给你答案,以至于体会不到“找不到答案”的感觉,但他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是要自己去找的,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他坚信好音乐一定是挣扎出来的。
这也是这期“事不过三”的主题,想和你聊聊我理解的好好学习:主动建立关联。
费曼学习法为什么有效?
不知道你琢磨过费曼学习法为什么有效这个问题没有,我琢磨过。
费曼学习法指的是,当我们学习到一个新知后,要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我后来发现,费曼学习法之所以有效,答案很简单:我们只能理解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而不能直接吸收别人灌输给自己的东西,而教别人就是动用自己的逻辑去理解。
想通了这点,我也就搞懂了为什么我看过那么多金句,但转头就忘了的原因——金句虽然漂亮,但它未经思考,所以不属于我。
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有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需要借用比喻,因为好的比喻是用熟悉的事物形容不熟悉的事物。
我在写“事不过三”的过程里有一个转变:以前遇到好的句子或段落,我会直接引用原文,但后面我开始调整,尽量把复制粘贴调整为手动输入,打字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以及采用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原文。
Farnam Street 有篇讲述如何记住所读内容的文章,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边读边记录:新知识如果能和我们的已有知识关联起来,就更容易记住。
(Knowledge sticks in our memories easier if it attaches to something we already understand.)
最近开始每期文末增加“回声时间”环节,就是想通过这种不断建立关联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由“关联”这个关键词,我还联想到了下面三点。
1)关联就是坚毅
《坚毅》的作者在研究了很多成功者后,提出了一个成就公式:天赋×努力=技能,技能×努力=成就。(她还有个TED主题演讲,点击观看)
公式里为什么是乘法而不是加法?因为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少了任何一项,成就都为零。
但很多人会放大天赋的作用,土摩托有个解释是:真正的原因不是他们有什么别人没有的才华,而是这样的遗传特质会让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发展出对某个领域的兴趣,只有这样他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在这个领域深入下去,比其他人更早地接触到该领域的边界,然后有所突破。
这个不断关联的过程,有个学术名词叫做探索“相邻可能”——对边界的一次次勇敢的探索和尝试才带来了创新。
2)关联就是行动力
《福格行为模型》里提到,要培养一个新习惯,相比动力、能力,最更重要的是“提示”,也就是他知不知道要做这件事。
而相比于人物提示和情境提示,行动提示的效果是最好的。我们每天有很多固定的日常习惯,如果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只需要把固定习惯当成新习惯的行动提示,在两个习惯间建立关联。
我自己有个小例子是,之前回家后会把钥匙随意乱扔,但经常面临的情况是,临出门时,钥匙找不到了。我现在的新习惯是,在我进门后,每次要扔钥匙时,都会在内心提醒自己把它放进一个置物篮里。
3)关联就是听见回声
2019年, 我第一次看 Naval 文章时,对他表述的内容半知半解,对他提到的“authentic”这个概念也理解不深。
但直到我把写作真正捡起来,才有了更深的感悟。之前我很抗拒在网上公开说“成长”这个话题,有自我暴露的羞耻感,也有种底气不足。
但我调整心态,当做学习笔记去写作后,不仅心态更好了,也认识了很多在尝试同样探索的人,今年我新交的朋友很多是通过“事不过三”认识的,而他们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不大有机会认识的人。
写作就是不断唤起记忆的过程。写下来,相当于抛出去一个漂流瓶。和真实的人建立连接,和过去的信息连接,相当于收到漂流瓶的回信,也会加深对当初感悟的理解。
我很喜欢这张图里海螺的寓意,我们会不断回到知识的源头,然后看见更深的真相。我们大声喊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听见了回声。
(The path isn't a straight line; it's a spiral. You continually come back to things you thought you understood and see deeper truths.)
【回声时间】
“事不过三” 47 期提到了我们可以通过行动来改变自己的信念,原因是当行为和认知不一致时,为了避免失调,我们会主动调整自己的认知。最近看到一个相关故事,是关于“性别刻板形象”引发的认知调整,分享给你,以下为摘录:
"我老公坚信,男生就是天生又酷又强大又征服四方的一种霸气生物。然而婚后十餘载,这种霸气生物得窝在厨房烹飪、洗碗和泡奶。
慢慢的,我发现他发明出各种男子气概的新定义,来告诉自己,以及告诉这个社会:烹飪、洗碗和泡奶,都是很霸气的人才做得好的事。
「我跟你讲,像做料理这种事情,就是我们理性科学家的专长。这跟我们做化学实验一样你懂吗?这要很精準,几公克的盐就是几公克的盐、蛋白打发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要是感性随兴,这种事情就没办法做得好。」
各种家务,只要由他来做,他都可以重新发现这些任务跟男子气概的关联。"
这是“事不过三”第 52 期,这期的主题是:主动关联式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是新订阅“事不过三”的读者,可以点击查看“事不过三”使用手册
神秘地址:heywenhao@qq.com
from 文浩
下周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