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No.51

2021/11/24 15:14

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51 期,这期的主题是:顿悟这件事。

发表于:2021/11/24
进度:51/100

以下为正文: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瞬间,突然就决定去做某件事情,再也不想拖延了。

福格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他发现一个人能带来持久改变的,只有 3 件事:

  • 经历顿悟
  • 改变环境
  • 从细微之处着手改变自身习惯

福格教授在美国算是一位明星教授,被誉为“行为设计学”之父,他的理论启发了很多人,比如 《掌控习惯》的作者 James Clear。《掌控习惯》中的习惯养成理论就参考了福格行为模型。

但福格自己呢,尽管研究这个领域已经有 10 多年了,但一直没有把自己的研究整理成书,直到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梦

“当时我乘飞机去一个地方做主题分享,我梦见飞机马上要坠毁,我要死了。我不怕疼,也没有想念我的小狗,我当时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还没有写一本关于行为设计和微习惯的书。那是我的顿悟时刻,醒来之后,我就决定要写一本书。”

这期“事不过三”就想聊聊顿悟这件事。

1、达芬奇的诅咒

我最近听说了一个词,叫做“达芬奇的诅咒”。它指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虽然像达芬奇一样聪明,涉猎很多,但都不精。他们没法静下心来专注于一个领域,所以成就不高。

而破解达芬奇诅咒的一种方法是,自己打造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结合自己的多项才能和技艺。通过深度钻研,发挥所长,有所精进,最终也能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不错的成就。

以“事不过三”为例,它就像是我的一个小项目。写到 50 期,我收获的一个顿悟是:我写得最轻松、最满足的几期,都有个共性,就是没有讲大道理,没有试图说服谁,只是讲讲自己的生活感悟和见闻就好。

比如,我很喜欢 43 期,那期我就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看过的书,讲讲自己的生活近态。

还比如两期隔空对话,我同样也乐在其中,因为在里面,我既完成了自我表达,也建立了连接。

作为对比,我写得很累的几期,大多是在想刻意扮演一种深刻,有很多主题先行的自我限制,但真正的智慧不是扮演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Ann Handley 最近刚完成她的 100 期 Newsletter ,在总结里,她有句话我特别认同: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 newsletter is the letter, not the news.

Newsletter 最重要的是 letter,而非 News。
News 是关于人和信息的连接,但 letter 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

《林中来信》的作者讲的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和父亲争吵起了矛盾,因为意识到这种代际冲突很难通过心平气和的对话解决,于是他给父亲写了封长长的邮件,奇妙的是,这份信最终起到了不错的沟通效果。

这也是写信的魅力之一,我们在言语沟通时会存在情绪对抗,但写信是一种跨时空的交流,可以化解掉这些对抗。“长篇文字交流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充满奇妙与梦幻的沟通方式”

我之所以把“眼前有人、对他说话”当做自己的写作原则,也是希望自己去朝着这个方向靠拢。Newsletter 这种复古的形式恰好能满足这点。

作家祝羽捷最近出版了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她和 30 位友人的“信件”对话。其中包括陈晓卿、辽京、石康、路内、马良等等。这本书的创意缘起,是来自于她对“好好说话”时代的怀念。写信这种形式让她意识到,在一个大家都在“竭力避免更深层次的交流”环境中,“终于有人认真跟你说话了”。
羽来信
陈晓卿调侃说,他收到写信邀请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她是工作量不饱和还是 KPI 定低了,居然愿意花这么多功夫扯闲篇儿?后来想到她是文化人,那时间应该是奢侈的。

调侃归调侃,他们在信中各自都吐露了很多不曾公开表达的故事。因为现实中几乎可不能去窥探别人的信件,看祝羽捷和友人的信件来往,对我而言,有了一种“围观”的体验,能看到他们放下“表演”的一面,只是针对某个话题真诚地探讨,会觉得很难得。

在和苗炜的对谈中,祝羽捷说写信就是一种真诚的邀约,书信刷新了她对朋友的片面认知,也和他们建立了一种强关系。苗炜很羡慕这点,他说他在生活中可能都找不到 10 个人,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进行深入沟通。陈晓卿也在信中也说,因为这种形式稀缺和少见,反而让写信沟通有了一种珍贵感。

我上一次认认真真地用笔写信,是一个朋友过生,我还记得当时战战兢兢怕写错字的感受,一笔一划写得特别认真,字形也尽量工整方正。为了显得用心,还找了一张古色古香的纸。

2、顿悟之后呢

而说回顿悟这件事,紧接着的问题是,顿悟之后我们会如何?

人物杂志说,「觉醒」之后的普通人,也许要继续过着拧巴的生活,依然要面对日常的鸡毛蒜皮。然而,改变已经发生,他们获得了一种笃定,一种对自我经验的确信,一种崭新的向内探询的视角。

真的如此吗?

我想起了艺术家Candy Zhang(坎迪·张)做的一个实验。2009 年,她把新奥尔良的一处公共外墙改造成了黑板,并留下了一道填空题:“在我离世之前,我想____”

几天之内整堵墙就被写满了,而且这个创意也很快传遍了全球。人们写下各种答案,包括:

  • 在我离世之前,我想为数百万人唱歌;
  • 我想和我姐姐融洽地相处;
  • 我想做一个好爸爸;
  • 我想为别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但《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在分享这个故事时,是带着一种带着惋惜的口吻。她说,“我不知道人们有没有遵照愿望去行事,但就我在工作中的观察,有很大一部分人只维持了短暂的觉醒,探索一下自己的灵魂,又在清单上多加了几条愿望——然后就不想着要去付诸实践了。人们往往想得多做得少,死亡也只是存在于假想中的课题。”

一直以来,我也有同样的困惑,“墓志铭测试”、“以终为始”好像只在当下启发了我,在后面的生活里却不起作用。

直到我看《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搞混了愿望和行为之间的区别。

福格在书中有个金句: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时,我们会更快地到达那里。

但任何愿望如果没有实际的行动支撑,就没有实现的那一天。愿望可以是抽象的,但行为必须是具体的。愿望和行为的区别是:

  • 愿望是无法随时完成的;
  • 行为是可以随时完成的。

他在书中把行为设计拆分成了三步:
1、明确自己的愿望
2、找到可以实现愿望的具体行为选项
3、从中找到与自己最匹配的黄金行为

黄金行为有两个指标:
1、它对于改变的影响力有多大,效果就多强;
2、我能够让自己做到它吗,包括有动机,有能力。

拿“事不过三”举例,我给自己定的愿望是写完 100 期,要完成这个愿望,它所包含的行为包括素材收集、定期写作等。

具体到素材收集,它又可以拆分得更细致,包括论点、论据的收集和确定。针对论点,我会在 flomo上建一个#每日思考 的标签,结合晨间日记这个习惯,就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灵感收集起来;针对论据,我会建一个#每日阅读 的标签,把自己当天看过的资料做一个来源汇总和重点摘录。

而#每日思考、#每日阅读 就属于黄金行为,做好了这两项工作,正式写作的前置工作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关于福格的这个行为改变模型,我在万维钢的《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里,也看到了类似的研究。

书中说,我们对未来发愿时,如果想的是做事的结果,发的愿不一定会实现,因为这时我们会自我暗示,仿佛已经得到这个结果了,于是不想去做事了;如果想象的是做事的过程,相当于模拟训练,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有句话说:巴菲特和芒格并不是因为富有了才聪明的,而是在更聪明的路上变富的。
(They didn t get smart because they are both billionaires. They became billionaires, in part, because they are smart.)

这也是这期“事不过三”想和你分享的内容:我们应该对顿悟感到庆幸,但也不要辜负了这份顿悟。

【回声时间】

1、“事不过三” 48 期提到了“眼前有人,对他说话”这个写作原则,最近我看到一篇关于 Tim Urban 的采访文,在讲到为什么 Wait But Why 的文章能写得有趣又不失深度时,提到了一个相似的观点

“写文应该跟和朋友聊天一样,在我花 40 个小时琢磨为啥 80 后活得不开心之后,约六个朋友吃晚饭,然后跟他们说:我刚刚花了 40 个钟头思考了一个问题,跟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小想法。朋友们一定会非常感兴趣的,他们会仔细聆听你的想法,然后表达他们的看法。所以 Wait But Why 基本就是这么个意思,就是扩大版的跟朋友分享我的所想。”

如果你也在尝试 Newsletter,希望这点对你有启发。


关于订购会员的一些更新说明:

  1. 由于之前推出 40 期文章购买合集时,部分读者未填写邮箱,所以目前暂未联系上,需要麻烦你们通过邮箱或者微信(mar_ven)联系我;已填写邮箱的用户我会和你进行邮箱确认;
  2. 最近成功订购会员的读者我会在 48 小时内联系你进行确认。
  3. 正式的会员专属内容大概会从 55 期开始,届时会员服务期数和时长会进行顺延。
  4. “事不过三”使用手册已更新会员订购计划,你可以点击查看。

神秘地址:heywenhao@qq.com
from 文浩
下周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