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No.30

2021/06/30 18:15

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30 期,本期主要分享三方面的内容:

1.正式介绍一下“事不过三”;
2.分清自己内心真正的优先级;
3.用感恩日记对抗内心的混乱。

重要的事情不过三件:认识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发表于:2021/06/30

一、认识自己

1、事不过三是什么?
写到 30 期才发现还没有正式介绍过“事不过三”。其实写第一期的时候,它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完全不知道。写着写着,就发现了它对我的独特意义。下面这段话就是我对它的正式介绍:

“事不过三”是我写给自己的一本自我教育的小书,也是我用来解惑的工具。我希望借助它,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梳理自己的信念,学习那些能活得更好的原则和方法,然后不断践行,最终活出自我。

2、用“事不过三”跨越鸿沟
罗翔在《十三邀》的采访中说,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那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鸿沟?我的答案是:我们看过的东西不属于我们,只有写下来、表达出来、亲自实践过的东西,才有可能属于我们。因此这个鸿沟指的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是否真的相信、是否愿意践行、是否亲自实践证明了这个“知道”。那写“事不过三”其实就是看能否跨越这道鸿沟。

作家哈金用 7 年的时间写了一部小说《自由生活》。在书中,他借主角人物之口说了一句关于“自由”的经典句子:“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利用自由,自由对你就没有意义。"如果把“自由"替换成“道理”、“原则”、“方法”,其实也同样成立。

3、对“事不过三”的期待
“事不过三”接下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说不清楚。但我对它有3个期待:
a)实践“坚定”的意义:想看看用一段时间,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b)在发挥“解惑”作用的同时,也能够继续发挥链接的作用。非常开心的是,最近有不少新朋友,都是通过“事不过三”认识我的,我也希望利用它去接触更多人;
c)让它产生更大的价值,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订阅读者,以及那些冥冥之中会和“事不过三”相遇的同路人。

二、好好学习

看 Derek Sivers 的书,常常会感叹,他能把很重的道理用很轻的语言讲述出来。

derek sivers

比如讲到如何不随大流、做自己时,他在《Hell Yeah or No》里是这么说的:

社会规范的影响力巨大,灌输进我们脑袋里的东西同样如此。一场优秀的谈话、一本优秀的书、一个精彩的视频,能迅速扭转我们的看法。
( Social norms are powerful. The inputs that influence you are powerful. A great talk, book, or video can instantly change how you think. )

所以,我们更应该清晰地了解自己做一件事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是听从于其他人的想法,还是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

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动机后,然后热情的拥抱它,提高它的优先级,主动舍弃那些不重要的目标。
( Whatever you decide, you need to optimize for that goal, and be willing to let go of the others. )

他分享了一个他在好莱坞看到的例子。他说那些好莱坞最知名的反而不是最有钱的,那些最有钱的反而是不知名的。原因就是,真正有钱的人,愿意为了金钱去牺牲名气,因为目标和目标之间有时是相斥的。

谈到如何验证一个人是否真正要做一件事情时,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
( No matter what you tell the world or tell yourself, your actions reveal your real values. Your actions show you what you actually want. )

四个字总结就是:行胜于言。所以他建议不要再自我欺骗,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真正的优先级事情。

三、好好生活

对于写感恩日记这件事,其实很长时间我是羞于分享的。但随着写作深入,不断感受到自己因为这件事带来的变化,也越发能体会它完全不是什么害羞的事,反而是一件值得多多分享的事。

《第一财经 YiMagazine》 2021年 第 05 期提到,刘擎、罗翔、项飙这一批知识偶像受到大众如此多的追捧,其中一个时代背景是,现阶段的年轻一代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环境,不论是在现实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因此我们的情绪需要得到解释并找到出口,而这批知识偶像提供的社会学、人类学、哲学视角成了我们解惑的方式。

李一诺也说,现代人的问题来自于内心太混乱。为什么会混乱,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答案的渴求程度超过了对问题的探求程度。很多时候,我们要的是一个肯定答案带来的安慰感,于是放弃了对更确切问题的探求,但这反而更重要。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任何人给的答案永远只是参考答案。每个人的思维都是由各自的独特经历塑造的,不存在一以贯之的通用答案,最贴切的答案还需要自己去追寻。

写感恩日记,就是一个通过不断自我对话、在对话中梳理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

很多人会把感恩日记中的感恩理解成感谢,但其实不是。作者古典在《把时间浪费在好玩的事情上》这本书里解释说,感谢更多的是指向他人,比如对方做了一件什么事,让自己从中受益;感恩指向自己,因为某个因由,自己发自内心的对生活感到惊喜、知足、欣赏和满足,感恩大于感谢。

感恩

感恩日记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它能培养积极情绪,还能引导我们主动发现生活的美好一面。对我自己来说,它有一些更特殊的意义。

2020 年整理 9 月总结时,当时因为看了一个韩国小哥的视频,我写了一个对自己的期待:安定的日常,高自尊,稳定的性格和情绪。但当时只是写了期待,没有写完成这些期待的方式。直到我开始写感恩日记,才发现这些期待都开始朝着我预想的方法发展,以及明白了高自尊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高自尊不是说一个人玻璃心,很害怕受打击和伤害。L先生在《如何走出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这篇文章里说,一个高自尊的人,是他确认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有足够的动力去尝试任何事情,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也有自信。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动摇他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最开始写感恩日记,是受了清华大学赵昱鲲《积极心理学》课的启发。课程里他把每天记录三件好事列为了整个课程学习期间的作业。当时,课没听完,但这个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从今年1月开始写,到现在为止,写了有小半年时间了。最初的时候,还是会漏写,或者觉得无素材可写。写到后面养成习惯后,即便当天忘记了,也会在第二天补上。存档地方,也从纸质笔记本,逐渐迁移到了 flomo 上。

书写的内容也经历了迭代,现阶段主要分成三大块:

  1. ego:之所以想要把 ego 单列出来,是希望培养对自己的察觉能力。专门记录那些自大、炫耀、刻意证明、追求关注的时刻。最终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不刻意贬低自己、不高看自己的人。
  1. 行动力:因为行动力很差,我曾经把“想到了就去做,羡慕别人就去争取”作为我的一个行为准则和咒语。但不是每次念咒都起作用,它也有失灵的时候。这个版块,记录的就是我在行动力方面的提升,比如吃完早餐迅速洗碗,克服阻力做了一件我很不想做的事情,我都会记上一笔,当做给自己的一个正向鼓励。L先生的文章和《成为自控者》这本书都提到:通过不断发掘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成功,不断给自己形成积极的暗示,逐渐地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接受和喜欢上自己。
  1. 美好小事:这个版块的内容比较杂,它可以是学习了一个新知,有了一个对生活的洞察,和朋友产生了一次有意义的谈话,接受了陌生人的一个善意,甚至是骑车回家路上吹到的微风等都是,总得来说,就是你真真切切的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还想继续优化的一个方向是,把自己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点也放进去。写感恩日记和情绪处理能力就像一个双螺旋。写得越多,处理情绪的能力就越高;同时,随着处理情绪的能力越高,可梳理的感恩事情就越多。

如果你也想尝试感恩日记,可以参照 James Clear 在《掌控习惯》(Atomic Habits)这本书中提到了的习惯养成及行为转变的四大定律进行培养:

  • 第一定律(提示)——让它显而易见。你可以把写感恩日记这件事做成小贴纸,放在自己的工作台或者最常接触的地方用于提示。这样一看到小贴纸,就能立马开写。
  • 第二定律(渴求)——让它有吸引力。你可以把这件事和自己的目标联系起来,让写感恩日记成为你完成目标的手段。
  • 第三定律(反应)——让它简便易行。如果每天写不了3条,那就从只写 1 条开始。把它当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时在写第一条的过程中,第二天、第三条就慢慢出现了。如果写不了200字,那就从100字开始。如果还是困难,就是从一两句话开始。还可以给自己一个行动指令,比如“我预计会在每天晚上10点钟,在桌子前完成感恩日记”
  • 第四定律(奖励)——让它令人愉悦。你可以在完成后,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目前正值夏天,你可以奖励自己一口冰镇的西瓜。同时,即使当天错过了,没关系,第二天想起来了,及时补上就行,不要在内心责备自己。

总的原则就是,一定要让写感恩日记这件事变得足够轻,轻到让你一想到做这件事,不会有太多的迟疑和阻碍,甚至带着愉悦的状态。这也是养成任何习惯的秘诀之一。


整理如何写感恩日记这个想法, 最初来自于一个订阅读者的回信,当时我只是在邮件里简单说了两句,并未给到更详细的建议。上面的这篇文章就是在当时的回信内容上拓展而来的。所以如果你在阅读“事不过三”的过程中,头脑里迸发了一些新的思考,联想到了其他的文章,或者有些自己的看法,都欢迎你邮件告诉我。
邮箱地址:heywenhao@qq.com
下周三见
From 文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