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No.45

2021/10/13 17:24

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45 期,这期的主题是“认识自己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发表于:2021/10/13
进度:45/100

以下为正文:

David Perell 最近在推特上引用了 Tyler Cowen 写的一个故事。故事的篇幅只有几百字,但收获了 4000 多个“喜欢”。

说的是 Tyler 有次和他带过的一个学生吃饭,这个学生现在在一所非常好的学校任教,还获得了终身教职。但经过学生提醒他才意识到,学生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当年的一次指导。

学生在从本科毕业时,面临 offer 选择的问题,学校提供了读硕的选项,也提供了直接读博的选项,但可想而知后者难度更大,于是向他救助。而他的建议是跳过硕士,直接读博。这个学生于是听了 Tyler 的建议,最终读了博士,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想必学生一定很感激 Tyler 的这个建议。排除掉读博很苦这点不谈,这个故事里最打动人的是 Tyler 说的这句话:“在他们相对年轻的时候,建议他们去做一些比他们想象中更具有雄心的事情,能大幅提升他们的抱负。这么做成本较低,但对他们以及对整个世界来说,好处是巨大的。”

这就是好老师的作用,因为人容易自我设限,而好老师可以帮助破除这些思维阻碍。我们人生中有一些特殊时刻,正是被这样一些鼓励的话语所启发,从此扭转了命运之轮。

Tyler 是个经济学家,他说这是他认为回报最高、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改变。关于如何改变一个人,我还听过两句话:

一句话是,一个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帮助其他人知道更多。这句话来自于巴菲特和芒格
(The best thing a human being can do is to help another human being know more.)

另一句话是:公益的最高级不仅仅是帮助别人,而是让被帮助者,有一天也有力量去成为助人者。

上面的三句话,恰恰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人可以如何改变”这件事。

1、我们的行为动机

《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在这本书在讲到行为改变时,分享过一个模型,叫做:知能愿

第一,这个人是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属于认知系统。
第二,这个人必须能做到这件事——这件事在他的能力范围内
第三,这个人必须自己想做这件事——要有意愿。

这就是“知能愿”模型,它可以很好地分析我们的行为动机。比如,《人生十二法则》在说到面临困扰时,我们可以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 什么在困扰我?
  • 我有能力改变它吗?
  • 我真的愿意改变它吗?

2、行为改变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三者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认知,因为人如果意识到不到自己是可以改变的话,无论是意愿还是能力,能起的作用都有限。

乔布斯逝世十周年,苹果官网放出了一则纪念短片,开篇有段话: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人会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而你呢,只要学会去适应这个世界,尽量少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但生活完全可以更广阔的,只要你认清一个简单的事实,那就是,你身边被称之为生活的这一切,都是由人创造的,但这些人不比你更聪明。而你可以改变这一切,影响这一切,甚至亲手创造出些能造福他人的东西。

那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自我认知?

a)我们很少去想自己的认知从而何来。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把脑袋里的认知当做常识。
这些常识一部分来自于先天的价值观,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比如父母长辈、社会成见、规则制度,他们会以潜意识的方式植入我们的脑袋。

b)我们很少去反问这些认知是否对自己有利。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在 TED 上做过一次分享。她说,当你感觉被生活困住的时候,很可能是被自己的叙事给困住了。

该如何理解这句话?人自我合理化的能力是特别强的,最好骗的人你就是自己。这些我们讲给自己听的故事,或许有误导性、不完整甚至错误。

除此之外, 我有个补充是,我们的自我认知塑造了我们的身份,我们希望去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也会排斥那些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比如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拒绝改变,是因为他们相信能力是天生的,会把自己的表现和能力等同起来。为了维护稳定的形象和身份,他们会拒绝做有挑战的事情,害怕犯错,认为犯错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

而害怕挑战、害怕犯错就是我们被自我叙事给困住的一个表现。

c)我们会避免看见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的行为不符合内心的自我认知,事情的结果不符合内心预期,这时我们常见的内心活动是抗拒、逃避、抵抗、否认等等。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在开篇,引用了心理学家荣格的一段话:

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People will do anything, no matter how absurd,
to avoid facing their own souls.”
But he also said this:
“Who looks inside, awakes.”)

痛苦是通往真相的通路,因为这恰好是矫正自己认知或者行为的最佳时机。

3、做自己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他乡的童年》有一集是关于芬兰教育的,里面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积极教育”。老师在介绍这个教育理念时说:哪怕某个学生不擅长数学或者科学,又不擅长艺术,但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能是为人公正、擅长团队合作或者很善良、有毅力、好奇心、同情心、有创造力、有雄心等等。

片尾,有一场小学生和老人互相为对方画画来表达自我的活动,老师还说了一段话,我印象深刻:

学生将来不会记得我的任何一堂数学课
或者我的任何一堂科学课,
但他们会记住的是这个项目,
也会记得和老人的这些对话,
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

这既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也是最难的一个问题。

上次和炜晨聊过“做自己”这个话题,但“做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还有个更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认识自己。

【造梦时间】

从第 41 期开始,“事不过三”刻意做出的一个改变是:每期都分享一点真实的故事。

这么做是因为我相信故事的力量。我思考过很久故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很喜欢的一个答案是:造梦。

造梦不是制造一个虚幻的梦,而是展示一条前人走过的路径,既然已经有人涉足了,那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就不用太担心这一路无人陪伴。我们可以循着他们的足迹往前走。好处是,路上有他们设置好的路标,这些路标,在我们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一种方向感,可以坚定地走下去。

因为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时候都缺乏勇气,所以每写一期“事不过三”,都是在完成一次自我说服,而信念就来自于不断重复。


这是“事不过三”第 45 期,这期主要想分享的主题是:认识自己的第一件事,就是试问自己的认知从何而来。希望你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冲破思维阻碍,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

从这期开始,我会连续用几期文章,来谈谈“自我教育”这件事。老实说,我目前没有足够的底气来谈这个话题,仍然处于半摸索半创作的阶段,但内心有声音一直告诉自己说,该认真地聊下这个话题了,所以不逃避了,就从这期开始把,也期待你的一些反馈。

如果你是新订阅“事不过三”的用户,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事不过三”使用手册
神秘地址:heywenhao@qq.com
from 文浩
下周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