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No.28

2021/06/16 18:46

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28 期,本期主要分享三方面的内容:

1.在写作上保持 Day one 心态;
2.怎样让谁都觉得和你聊得来;
3.向定投的人学习。

重要的事情不过三件:认识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发表于:2021/06/16

一、认识自己

最近有两个时刻,让我意识到在好好写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发现了卡片式写作法。

上周提到知识卡片式的写作方法之后,这周就在第 20 期 Steve 说每周通讯中,看到 Jess 分享了《会记笔记就会写作》的中文版。在这之前,我都是凭着自己的回忆和联想能力,加上零星的笔记摘录,然后组织成文。以后可能需要多练习“知识卡片”这种更系统的方法来整理文章,减少纯摘录,多用自己的话复述。

2、发现了自己写的方向是锦囊。

之前有订阅读者反馈说,觉得“事不过三”的内容有不少可挖掘的资源干货。这点我是有意识的,除了把自己看到的优质信息分享出去,每次整理各个小章节时,我都希望尽量帮自己解答一个困惑,所以会在文章后段多讲讲how。

最近看《得到知识手册》才意识到,我在写的方向其实是锦囊。但其实我离写好一个锦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里面提到,写好一个锦囊,需要搞清用户的现状,找到对他现状影响最大的挑战,然后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亚马逊创立之初就一直坚持 Day one 精神,意思是永远把创业的每一天都当成第一天去对待,这样在公司规模逐渐变大时,也能保持小公司的创业精神。

好玩的是,曾经有读者问了创始人贝佐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What does Day two look like?(Day two 长什么样子?)贝佐斯在大笑三秒之后,给出了一个很严肃的回答:Day two 就是停滞的状态,紧接着的就是无关紧要的事物、极其痛苦的衰退,然后是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永远都是 Day one.

( Day two is stasis followed by irrelevance, followed by excruciatingly painful decline, followed by death. And that is why it is always day one. )

可能在写作心态上,也需要时刻保持 Day one 吧。

二、好好学习

脱不花在新书《沟通的方法》中,提到“怎样让谁都觉得和你聊得来”时,分享了一个最稳妥的方法,那就是“请教”。这个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这件事难就难在:首先,它需要我们能放下自己的傲慢之心,愿意虚心请教别人;其次,它需要我们有察言观色的能力,能察觉到对方擅长的领域和独特之处。做好这两点,我们才算是真正的请教。

脱不花

除此之外,她还分享到,在交谈的时候,我们要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不足,避免成为夸夸其谈的人,坦率地承认自己有些话题不懂,这种自揭短处,能让对方意识到我们的坦率。同时,也能加强别人对自己擅长领域的印象。

0528 期的《邵恒头条》是“怎么进行一场有意义的交谈”,其中关于“有意义”大致是这样定义的:当我们在和某个人聊完天之后,对他的认识有更进一步,能从交谈中学到东西,这种对话就是“有意义的”,否则不然。

任何强关系,都是由弱关系开始的。而每一次和弱关系的良好沟通,都是在朝着强关系靠近一步。

我自己在整理感恩日记时,如果当天和朋友开启了一场有启发、印象深的对话,都会把这件事写进感恩日记里,既是让自己有意识地去递进弱关系,也是让生活多一点意义感。

三、好好生活

李笑来尽管争议很大,但他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和定投的人做朋友”。定投在投资上不一定是最佳策略,但如果把定投迁移到学习领域,则意义更丰富,所以我更愿意说:向定投的人学习。

那如何向定投的人学习?首先得明白,定投的意义是什么?

Ali 是 YouTube 上的一名百万订阅级的视频博主,除了每周更新视频之外,他坚持写 Newsletter 也有两年多了, 但最近很明显感到他的 Newsletter 发布频率降低了。

在他自我坦诚的文章里,列举了3条原因,第一条就是他让 Newsletter 变成了一个可选项,而非必选项。在这之前,他曾经两年没有断更,即使遇到周末,他都是在在发布后才睡。但在去年,他成为全职博主之后,先是定期吸收信息的习惯被打乱了,接着是丢掉了每日练习写作的习惯,最终连定期发布 Newsletter 也成了困难。

有朋友告诉他,不一定要成为“坚持、持续”这些词的奴隶,不要被这些词绑架,即使断更又有谁会在乎。但他自己说,定期写 Newsletter 不是为了订阅用户,而是为了自己。每断更一次,就是在给自己释放一个信号——我允许自己这次偷个懒,长此以往,就有可能无法回头。

反过来说,每坚持一次,都是在给自己的理想身份投票。这就是我理解的定投的意义。

第二步:找到定投的人

2019年的时候,我刚知道孟岩,那时他还在且慢。当时的笔记里有两条关于他的记录,原文是这样的:

  • 看到且慢创始人写 100 篇定投实录的回顾文章,被他把猫当老师、以及把网友的打赏全部捐赠给流浪动物基金这个行为所打动。当然,更钦佩的是他的坚持,这是我见过的不多的真正把自己的实盘操作完全公开的账号,而且坚持两年了。(09.13 笔记)
  • 看到刀姐 Doris 收到了且慢创始人孟岩的中秋礼物,是两本书和一封手写信,令她十分喜欢。这件事最令我惊喜的是,发现自己关注的一些人他们之间也是有连接的,这感觉有点像是双方发现了一个共同朋友,然后因为这件事彼此的认可和信任加深了。附上的那封信里,“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印象深刻,求而不得往往是痛苦和忧愁的根源,用这句话时刻自勉吧。(09.14 笔记)

2020年孟岩离开且慢,创建有知有行时并推出免费投资课时,我在即刻上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孟岩和张潇雨一起开的投资课,目前处于内测阶段,报名免费,时间截止到明天。孟岩算是少有的低调又践行长期主义的人。

从2017年开始,在微信公众号每周更新投资实证,坚持4年,一直到现在。2018年开始,因为接触达利欧,开始正式练习冥想,一直坚持到现在,700多天,一天无间断。

课程导读里,有段话:

我并非科班出身,凭着自己的兴趣学习了投资,并且真的通过投资赚到了钱,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投资是一个最好的修炼场,在一路投资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平静、延迟享受、耐心,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如果要整理影响我开始定期写作的有哪些人,孟岩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有知有行

第三步:跟随他们、效仿他们、加入他们

Mark Manson 近期在自己的网站做过一个用户的问题征集,其中得票最高的问题是:如何不在意别人的看法?

他分析道,人作为群居动物,会不断寻求部落和群体的认可,以求融入,避免孤立。因此,每个人对社交确认的渴求是无止境的,我们会不可避免地在意他人的看法,它是我们自古以来的惯性反应。但现代社会的好处是,我们多了一份选择的自由,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偶像,将自己围绕在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边,围绕在能教授自己、能尊重真实的自己的人身边。

( you will always crave social validation. But you can change who you seek that validation from. You can decide who are the people you want to impress, who are the people worth impressing.Surround yourself by people that you admire, people you look up to, people who can teach you something. who respect you who you are. )

Steve 说每周通讯在第 20 期有一位分享嘉宾卢美妏,在说到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时,提到了“生涯楷模”这个概念。指的是通过回想自己在电影中、职场中、生活中遇到的人物,看看其中有哪些是自己比较崇拜欣赏的,分析自己欣赏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以此来探索自己理想中想成为的样子,同时反观自己当下的某些决定,是不是在朝着理想的自己迈进。

Mark Manson 在视频里还说到了不在意他人看法的第二种方法,那就是在生活中,主动去创造、追寻一些你更在乎的事情。这个时候也是他人开始尊重你的时候。

( You will stop caring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you when you have something in your life that'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

明白定投的定义和意义,是找到一种可以持续学习的方式;将自己围绕在更认可的人身边,是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自己找一个人格坐标,是有一个可参照对象;找到更在乎的事情,是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些就解答了开头的问题:如何向定投的人学习。


如果你也有一直在坚持的好习惯,欢迎分享给我。
邮箱地址:heywenhao@qq.com
下周三见
From 文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