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不过三” Newsletter 第 25 期,感谢这周新增的邮件订阅用户,目前订阅人数达到了 1103 位。
本期主要分享三方面的内容:
1.记一次不成功的小群运营经验;
2.关于写作的一个八字箴言;
3.如何夺回自己的信息主动权。
重要的事情不过三件:认识自己,好好学习,好好生活。
发表于:2021/05/26
一、认识自己
上一期 Newsletter 发出后,令我没想到的是,它居然成了迄今为止回复最多的一期。很多人都分享了关于写作、表达的困惑和思考,也希望入群开启定期写作。
但发出这份邮件的第三天,我就暂停小组的新人员加入了,原因是我发现自己没准备好做这件事,一方面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目前还不能保证小组能够运营得很好,另一方面是自己一下子面对很多陌生人,有感到一定的社交压力。
上周有字节跳动的员工联系过来,聊了一些关于 Newsletter 的事情。当时,他们有问我是否和其他 Newsletter 的创作者有联系,我表示很少。原因也是过多的社交对我而言是一种压力。
2019年,我在“得意忘形成都群”组织过 3 期 30 天连续写作群,但当时的人数都控制在6-8人左右,且大家都有一定的认识基础,所以那 3 期组织起来相对容易。
我本以为这次驾轻就熟,问题不大。没想到,还是大意了。所以对于后面来信表示想参与的朋友,在陆续回信告知暂停的决定。这次就算是一次不成功的小群运营经验。
回到开头的问题,很多人表示想尝试定期写作,有没有什么可以分享的。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
-
一件事物的开始,往往是需要契机的。如果发现自己始终无法动笔,那可能是契机没到。在等待的过程中,保持探索的心,对生活真切的观察,一定会等到更合适的表达契机,这时候的表达才更加言之有物。
喜剧演员小鹿在《人物》杂志里,有过一段采访:
我在电脑上建了一个文件夹,取名叫「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我开始认真去想,生活里什么事是真实困扰我的,或者是困扰别人的,如果不是言之有物,那我就不要讲了。
二、好好学习
多年前不知如何下笔时,得到 CEO 脱不花得到了一个八字箴言,被她列为了至今为止最佳建议 Top 3。这八个字就是:眼前有人,对他说话。
与此相似,《创作者》的作者张宁在书中也介绍说:“我曾经和很多顶尖的内容创作者请教创作秘诀,发现他们很多人的创作习惯都是:假装自己在和粉丝聊天。”
既然如此简单,写作只是假想自己在和别人对话,那为什么就是有些文章、书籍和作者相比起来,更容易出圈,也更受欢迎呢?我的答案是,“对话”本身就有高低,好的对话可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耐心地倾听
写作时有明确的对象感,能想象或切身感受到对方的诉求和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2.良好的表达
David Perell 曾讲过,他之前得到的对他影响最大的写作建议就是: “Write like you talk.”(像说话一样去写),也印证了上面提到的写作建议的有效性。但后来,他在此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他把写作时的语言分为三类:
(1) words people know and say
人们知道且会说的
(2) words people know but don’t say
人们知道但不怎么说的
(3) words people don’t know and don’t say.
人们不知道也不会说
第一种太过口语化,过于随意,第三种过于书面体,可能导致晦涩难懂。第二种,则追求一种更凝练、更精准的表达。
3. 懂得调动对方的情绪。
我们在说话时,会借助语气、姿态、手势来等让我们的表达更清晰明了。相比起来,文字则弱了一点,所以大部分时候需要借助修持手法、故事手段来调动情绪。
David Perell 在 0524 期的 Newsletter 提到:写作的悖论在于,好的写作看起来往往毫不费力,但那往往是精雕细琢后的结果。
如果你也在追求更好的文字表达,可以留心那些让自己有通畅阅读体验的文章,琢磨他们在哪些地方打动了自己。
三、好好生活
《声东击西》的新一期播客,探讨了社交媒体和我们实际生活的关联,除了分享“线上活跃,线下落寞 ”这个论点的不准确性,讲到了互联网并不会必然带给人们更深的孤独感,还提到一个观点:
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中发信息时,都在给社交媒体打工。这种现象叫“免费劳工”(free labor),结果是,第一,你为这个平台吸引流量;第二,你发的东西会作为数据被资本利用,最后制作出你的数据身份。你会发现你的数据身份会被卖给广告商。一套商业逻辑出现了,而你在里面就是一个被免费利用的消费者。
与此类似的是,方可成在第 18 期 Newsletter 里提到过一个“双向收割”例子:
“当我们被996、007得越厉害,就在下班之后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投入自我发展,累得只想打开手机刷短视频和综艺;而当我们刷短视频和综艺的时候,实际上又是给网红、明星和互联网平台贡献流量(乃至金钱),这就让普通人变成“双向被割的韭菜”,上班被割,下班也被割。”
我不喜欢这里面提到的收割以及韭菜等词,但上面几个案例都点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在信息消费时代,很多时候,我们的自主意识是被剥夺的。
那是否要放弃社交媒体呢,其实不是。社交媒体只是放大了我们人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夺回自己的自主权?在邮件中,方可成引用了一段话:
“怎么反抗这种双重的压迫和奴役?邱老师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思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路径是:让工人自己创造内容,比如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讨论出路和对策,唤醒集体意识,他称之为WGC(worker-generated content)。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剥削还是消费过程中的上瘾,它们的实质都是剥夺人的自主权,而主动生产内容,构建自己的公共领域,就是一种夺回自主权的方式。“因为制造信息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是有了集体劳工意识的‘工人’,不再是被资本定义的消费者‘用户’。”
《声东击西》节目的末尾,主持人徐涛请教建议嘉宾董晨宇,如何面对这种被“分享文化操纵”的事实,他的回应是这样的: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抵挡的技术趋势和资本趋势,我们可能没法去改变太多的这个世界,但是可能会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既然没法抗拒它,那只有服从它,你服从的时候你要清晰地知道,这件事情你做是为了什么,或者你至少要知道你做这件事情,其实某一部分是某一种这种观念或者这种规则所驱使的。
如果没法做到知行合一,知道自己不知行合一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期 Newsletter,想和更多人分享你的文字,欢迎来信告诉我,我会在“事不过三”中进行推荐。
欢迎你给我发邮件反馈沟通
邮箱地址:heywenhao@qq.com
下周三见
From 文浩
The End.